NEWS
2023年7月9日由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共同举办的“2023儿童用药可及性国际会议暨促进儿童用药可及性研究成果汇报会”在雄安会展中心召开。大会得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健委、药典会、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等国家相关部委、医疗、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国内外儿童用药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知名儿童药物研发生产企业的支持与参与。本次会议与“2023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同期召开。近年来,儿童用药品的现状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各界的方方面面,其中儿童用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可及性等相关问题是当前国家、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相关医药企业以及家长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但是目前,儿童用药品的品种、规格、剂型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儿童用药品的匮乏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用药安全问题。基于儿童用药品的可及性角度,开展国内外儿童用药品的现状调研,对比分析,刨析影响到儿童用药品可及性问题存在的原因,丰富中国儿童用药选择,加快境外已上市且具有临床价值的儿童急需用好药服务中国儿童患者,为政府建言献策。共同推进儿童药品的安全可及。
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 许馨文 秘书长
会议由许馨文秘书长担任大会开幕式主持人,致欢迎词!欢迎大家参加儿分会第六届“2023儿童用药可及性国际会议”!十分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牺牲宝贵假期休息的时间来到美丽的新城市雄安新区,莅临本次论坛,为我国儿童的合理用药贡献自己的努力!纳尔逊•曼德拉曾说,“在如何对待儿童这方面,最能展示出一个社会的灵魂。”中国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教育是可以用来改变世界最强有力的武器。而对孩子的医疗保障则是最夯实的基础前提,我们要做好的儿童药,让家长放心,让社会信赖!相信此次的会议能对儿童安全用药工作的推动起到关键作用。
会议邀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张伟会长、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司申敬旺副司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昆玲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志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王兴河教授、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许馨文秘书长、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郑爱萍教授为大会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 王晓玲 教授
会议首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王晓玲教授做了主题为“儿科临床用药困局与破解之路”的报告,儿科临床服务的对象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儿科人群疾病谱发病率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用药需求。儿童年龄越小给药差别越大,个性化用药需求越迫切。特别是低龄儿童,其面临的最主要用药需求是适宜的剂型和规格。希望未来,产业界能够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发更多的儿童适宜产品,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实现儿童药中国造的中国梦!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 张建民 教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建民教授在“国内外儿童用药上市申报的研发转化现状与展望”主题演讲中,讲到儿童药研发要多元化,拓宽中药儿童药的研发,加强儿童用药供给预警监测体系建设,药品采购政策应进一步提高对低龄儿童用药的关注,进一步完善儿科指南共识,深化政策协同,推动儿童用药可及性事业的发展。
山西省儿童医院 赵瑞玲 教授
山西省儿童医院赵瑞玲教授讲到,儿童药物研发应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即提供儿童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证据。在传统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难以提供充分信息时,真实世界证据可以作为辅助,为儿童临床合理用药证据提供支撑。使用真实世界证据支持儿童药物研发正处于逐步建设与完善阶段,鼓励药物研发者与临床研究者就真实世界证据在儿童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问题与药品监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以建立更广泛的共识。
企业代表阿斯利康医学顾问阎观琼老师在汇报中介绍到、儿童肿瘤用药的稀缺,导致现阶段部分患儿的治疗方案依赖于成人药物的超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也基于成人的临床经验,但儿童肿瘤与成人肿瘤在发病机制、组织来源、驱动基因改变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最终导致儿童肿瘤的疾病类型、症状、治疗方案等与成人不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童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由于研发难度大、药企对于儿童肿瘤药物的商业动力不足,一直以来儿童肿瘤领域的有效药物都极为稀缺。而作为肿瘤药界的资深研发企业,阿斯利康并未放弃这块市场,司美替尼的获批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肿瘤药界的市场地位。
天津市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 孙燕燕 教授
天津市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孙燕燕教授在汇报中讲到,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儿童用药口感偏好的统一标准,儿童因其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在不良感觉的耐受性方面有别于成人,口感不佳所导致的不良用药行为风险也相应增高。良药并非都要苦口,口感难吃的药物会导致儿童恐惧服药,影响儿童服药的依从性,最终影响到治疗效果。良好的药物口感设计和评价针对儿童药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军事医学研究院药物制剂研究室 郑爱萍 教授
军事医学研究院药物制剂研究室郑爱萍教授在汇报中指出癫痫,一种影响所有年龄人群的非传染性脑部慢性疾患,全世界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其中60%是儿童,癫痫发病又快又急,如果不能在发病后 “黄金五分钟”及时缓解,有可能进入癫痫持续状态导致危重症,但如果急救得当,便可以拯救一个孩子。咪达唑仑口颊粘膜溶液的上市,可填补儿童癫痫发作院外救治药物的空白,目前以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使用方法无需专业培训,且起效快、效果优异,复发率低,为儿童癫痫发作的急救提供了很好的武器。
强生消费者健康中国 姜绍波
企业代表强生消费者健康中国姜绍波老师介绍到,儿童药的研发创新不仅仅是发明一个新分子、新药物,也包括在药物剂型、剂量、给药方式上开展创新。“当前,健康中国正在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个人健康管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强生消费者健康中国目前正在渠道创新和解决方案创新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推动个人健康管理可及性提升和新模式建立。“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因此提高儿童用药品创新成果的可及性,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 赵志刚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主席赵志刚教授在“提升中国儿童用药可及性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建议”报告中阐述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儿童用药生产企业、医院、社会保障和药品监管多角度分析其对儿童用药可及性的影响.我国儿童用药可及性问题不容忽视,应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国际相对成熟的政策制度,提高我国儿童用药的可及性.可通过制定儿童用药研发奖励机制、加强专业儿科医护人才培养、规范儿童用药说明书信息和完善儿童医保制度等措施完善我国儿童用药保障体系。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杨健 教授
会议最后邀请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杨健教授为大会做总结,他讲到,今天的会议内容十分丰富,报告精彩纷呈。会议从不同维度分享了关于如何提升儿童用药可及性,儿童药物研发的可行性措施,以及国内外的关于儿童用药研发、申报和推广的经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全民族的希望。预防和治疗儿童疾病,确保儿童用药的可及和合理,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让我们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多项并举,去提高儿童用药的可及,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造福儿童,造福社会。